壹、前言
   
    在大甲溪右岸隸屬於台中市東勢區的埤頭里社區,昔稱『埤頭山庄』簡稱「埤頭山」,在這個小小的庄頭裡竟然在相距不到一百公尺的範圍內有三座同一血緣系統的林氏公廳(祠堂),同一村落有數座同系的祠堂在大陸閩西粵東客家地區的古老村落裡可說是很普遍的現象,但是在台灣要在同一村落找到有兩座同系的祠堂恐怕都非常困難,更遑論是三座同系的祠堂了!
    所以我們埤頭社區不但無形中保留了傳統的客家公廳文化,而且埤頭山的這三座林姓公廳可能是全台灣唯一可以在同村落找到三座緊鄰且都是系出同門的祠堂,這實在是可以引以為傲的客家有形資產與文化景觀。



必慶堂

 

















問禮堂

























西河堂
154e8832bbda56.jpg



埤頭山庄~中庄2013/11空照圖
155504ab706638.jpg

 埤頭山的這三座祠堂公廳形制上大體依照客家傳統,同時在歷經幾次的整建後又融合了部分福佬文化,使得這三座公廳各異其趣各有特色。

貳、是福佬還是客家?

      據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在2011年「臺中縣東勢鎮客庄文化資源普查」之調查結果,埤頭里社區是東勢區25個里裡唯一說福佬語不說客語的地區,那為什麼會說這三座公廳是『客家』的文化景觀呢?關於這個問題首先要釐清的是埤頭山林姓到底是客家人還是福佬人?
                              

        經由族譜記載得知埤頭山林氏的渡台祖林仁芳、字元璸,祖籍地是廣東省饒平縣寧高都牛皮社扶陽寨和陽樓。經過一番努力查證發現清朝時期饒平縣並沒有「寧高都」這樣的地名,正確應為「元歌都」,可能是當時製作族譜時客家話音譯的字誤,所以祖籍地正確的古地名應為廣東省饒平縣元歌都牛皮社扶陽寨和陽樓再經過一番考證後終於找到對應清代古地名的現代地址,是位於饒平縣北部的上饒鎮霸上區和陽村

       粵東饒平縣北部地區與大埔縣及閩西平和縣接壤的整片廣大區域從古至今都是典型講客家話的區域,加上筆者親自回祖地尋根,找到和陽樓(客家土樓)遺址位置,雖然土樓已經在文化大革命被拆除但很慶幸的是樓門前的半月形池塘及和陽樓的樓門石碑還有保留下來!並且找到了僅存的兩支宗親也都是講客家話,再者我們公廳的祖先牌位及墓碑上對婦女均會加上『孺人』的尊稱,這是客家人獨有的印記,以上再再證明我們是客家人絕對是無庸置疑的!

        至於為什麼現在埤頭山林姓是講福佬話呢?推究原因可能是環境地理因素,因為考證先民於清乾隆初年1744年即已渡海來台,先在牛罵頭(清水)佃耕生活了將近40年左右,據文獻記載當時渡台來到牛罵頭的閩南漳州/泉州福佬人與粵東來的客家人是混居在一起的,後來因資源爭奪陸續發生漳泉及閩粵的分類械鬥,再於1786年發生林爽文事件後更促使粵籍客家人往東勢角;南坑;葫蘆墩等地遷徙。

        而埤頭山庄更是東勢地區最早開墾的地區,推測先祖應該在1780年代即已遷徙來到埤頭山,因地勢之故先民大都與豐原地區講福佬話的人貿易往來而鮮少與後來發展成客家聚落的東勢街彷往來,加諸與福佬人通婚的結果而被福佬化了,這就是學術界所稱不會說客家話只會說福佬話的『福佬客』,在豐原及后里有數支同樣是和陽樓系統十三世仁字輩渡台祖派下後裔,這些為數眾多的林氏宗親全部都已福佬化了,甚至還深深以為自己是正統的福佬人呢!
 
        雖然演變為不會講客家話的福佬客,但是仍然可從他們的傳統信仰和舊時傳承而來的祭祀禮俗等等,觀察得到他們的祖先本來就是客家人的蛛絲馬跡,例如客家夥房公廳的室外天公爐、公廳神龕正下方的土地龍神香位、與公廳的棟對、側邊的廊間、後方的化胎等等,是只有客家族群獨具的生活傳統和文化遺跡亦具有豐富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
 
        不過在現代工商社會,交通發達,人群快速遷移流動的背景下,族群的互相融合與包容是必然的現象,也不用太去強調,況且從血液遺傳基因學家林媽利教授以HLA(Human Leukocyte Antigen)為研究基礎,結果發現閩南人與客家人在血緣上幾乎一致,根本就是同一種族,且與古代生活在長江以南的南蠻越族在血緣上亦有關聯,只是閩南人與客家人在遷徙融合及居住環境上的差異,在唐山原鄉就演化為客家話和閩南話的方言系統,東渡移民臺灣後,二個族群不但相互融合,而且又與臺灣島上的平埔族混血成為今日的臺灣漢人,也就是說當今在台灣的福佬人和客家人也多混有平埔族的血統,再加上1949年國民黨戰敗退守台灣帶來將近兩百萬的各省軍民,其中不乏北方的漢人血統,經過兩三代再與原來的台灣人融合後,其實現在已經是全新的『新台灣人』了!
   
        因此我們僅需慎終追遠緬懷先祖,瞭解到我們的祖先是來自廣東饒平縣的客家地區並將良好的文化繼續保存發揚即可。

參、埤頭山的三座林氏祠堂公廳源起
 
一.必慶堂
 
    必慶堂公廳座落於石城街石山巷41號,小地名叫「中庄」,供奉十三世渡台祖林仁芳/元璸公及埤頭山創基祖十四世林學謨/時烈公及其五子之牌位(孔淶;孔濤;孔湧;孔溪;孔灌)由學謨之五大房子孫共同祭祀,所以這個公廳又稱五房公,並成立林五合祭祀公業,又因這個公廳是埤頭山林氏最早設立的公廳,所有埤頭山的林姓子孫全部源於此,所以又稱為「大公」祠堂。

15550818f047b7.jpg

1555081e34a8e8.jpg
仁芳公必慶堂位置:東經E 24.1701 北緯 N 120.4530

        必慶堂不但在屋外門眉上有『必慶堂』的牌扁標示,在公廳內的木作神龕上方亦有一塊『必慶堂』的牌扁,而在祖先牌位上則是寫代表林姓圖騰的『西河堂』。
                      155508205bdad4.jpg                           
         神龕最上方的祖先牌位供奉十三世渡台祖,下方的祖先牌位則是十四世創基祖學謨公居中為大,十五世兄弟分列在十四世兩側,依長幼順序以左昭右穆(左邊一、三、五,右邊二、四、六,左尊右卑,依此類推)的順序記載各房祖先名諱。
 
         目前祖先牌位僅列至十五世,十五世除三房孔湧公及五房孔灌公因出丁較多故再分出支系的公廳,
其他一、二、四房的十五世祖並未再分立公廳。但其十六世之後亦不再列入公廳牌位。

客家印記:孺人

        另外一個客家獨有的印記就是女性往生者一律稱為「孺人」,並會在她的墓碑上和牌位上以及族譜上都尊稱為「孺人」。孺人是古代對七品官夫人的尊稱,這是客家婦女才有的殊榮,相傳南宋末年宋帝昺棄京南逃來到粵東客家山區,為元兵追殺。適逢一群采樵婦女,肩扛竹杠,列隊而過,元軍疑為救兵,倉惶而退。宋帝為謝救駕之功,特賜客家婦女為「孺人」七品官夫人稱號。
           155508209b13a0.jpg
                 對婦女「孺人」尊稱是客家人獨有的傳統 

        雖然在公廳的祖先牌位上我們保存了「孺人」的尊稱,但是在公元1981年(民國70年)翻修遷葬十三世渡台祖夫妻及十四世祖夫妻合葬墓的時候,在新刻的墓碑上已經看不到「孺人」的稱號了,這顯示了我們從客家過渡到福佬化的一項證據!
 
    推測到了近代族人多已福佬化,對殤葬禮俗也不可能專精,所以當初族人找來翻修祖墓的風水師可能是福佬人,因此也不知道客家婦女要以「孺人」尊稱的這項傳統。
15550974d4ced3.jpg
筆者與13世仁芳公渡台祖/14世學謨公埤頭山創基祖墓合影

155508662ea282.jpg
1981年翻修過後的十三世/十四世祖墓的墓碑上,
「孺人」的尊稱已經不見了!



     埤頭山必慶堂供奉祖先關係譜表
1555197a3050e4.jpg


必慶堂公廳座西向東,原建築為土角厝之三合院,1935年日據昭和十年后里發生墩仔腳大地震受損後,先改建成實木樑柱,竹編土牆的穿鑿屋建築,直至約1980年代豐原南坑祖田因土地重劃後,共分配到1088坪土地,其中1000坪均分孔字輩五房各派下,餘88坪則做為公嘗財產,因而有餘欲整建位於頂埔(石岡水壩附近)的仁芳公/學謨公的大墓及改建必慶堂為鋼筋水泥的建築成為現在的規模,公廳設在二樓,一樓可供祭典及聚會場所之用。

1555081bd19a83.jpg
公廳神龕上方有一『為善最樂』匾額,乃先祖于清咸豐辛酋年冬月立(1861年農曆11月)。

1555081b0f168a.jpg
公廳左右兩側牆壁上的客家印記:棟對及椼對


                                                                         
1555081ace63c2.jpg


1555081c83acf2.jpg

兩邊牆上「棟對」各為:
 
『讀書樂 耕田樂為善最樂 就將樂處用精神』,
『創業難 守成難處世尤難 須向難中立志節』。

兩邊「桁對」各為:
 
『左昭右穆序源流』,『春禴秋嘗昭祀典』

「棟對」及「桁對」其目的是要子孫能夠謹記祖宗言,是祖先對後代子孫的傳承與期許,具有「敬天法祖」的深刻意義,從我們的「棟對」「桁對」及『為善最樂』匾額可知,先祖期許我們後代要努力讀書勤奮工作並且要多行善舉,並勉勵我們創業固然不易,但守成更難,還要注重做人處世的道理。
先祖也要我們按照左昭右穆的輩序表命名以序源流,宗祠依春秋兩季辦理祭祀。



深具客家文化特色的「棟對」及「桁對」,在現代來說幾成絕響,撫今追昔,我們『必慶堂』保存的「棟對」及「桁對」實為客家珍貴之文化資產。


必慶堂右側牆上掛有一幅十四世學謨公的夫人林媽賴氏的畫像。

1555081ec51672.jpg

根據筆者在做庄內耆老訪談時所獲得的訊息,謂埤頭山草創時期十四世學謨公夫人林媽賴氏孺人含辛茹苦,物資極度匱乏,五個兒子只能輪流穿六件內褲,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下拉拔五個孔字輩兒子長大,最終獲致家族倡旺,開枝散葉的結果,林媽賴氏孺人實居功至偉! 


客家印記:龍神

另外一項客家印記就是在公廳的神龕座下,正中分金線上(祠堂中軸線)的土地龍神香位。
154e882f5ccb5d.jpg必慶堂公廳神龕下的龍神香位

154e882f14b575.jpg


傳統客家伙房的正廳、祠堂或土地公廟,後方會有一個隆起的土堆,上面用鵝卵石堆砌呈半月形的一塊隆起的斜坡,名為化胎,有如房子的靠背,在風水學上有靠山安穩的象徵,同時也代表有後化育萬物,就是祈福後代萬世昌隆,希望子孫綿延不斷

埤頭山下庄福德祠典型的化胎結構示意
154e883ae23e71.jpg

154e883a799011.jpg


唯現在必慶堂後方已經找不到化胎結構,而是幾乎緊鄰的一片高起的建築用地。

15551e09c85b30.jpg


必慶堂的林五合祭祀公業於每年農曆2月5日舉行掃墓祭祀春禴)而在農曆9月9日重陽節則舉行祭祖儀式秋嘗),學謨公之五大房子孫均會派代表參加祭典儀式。 


『必慶堂』的特殊意義:

       一般林姓大都以「西河堂」或「問禮堂」作為堂號,那為什麼埤頭山的「大公」祠堂要用「必慶堂」作為堂號呢?關於這個問題先祖必定有其緣由,只是經歷數代以後就像不會說客家母語般也不知其所以然了!直到筆者當初透過各種方式好不容易與大陸祖地宗親取得聯繫後,得知一條寶貴的線索,大陸宗親來信提到..... 和陽樓坐東向西,正向西岩山。三層圓形土樓,內分為十八間,正中為祠堂,名為“必慶堂”是我們祭拜祖先的地方....至此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一脈相承!

        幾經參考族譜記載及相關考證研究,證實『必慶堂』是代表扶陽寨和陽樓林氏的唯一圖騰,也是代表從一世祖千一公派下傳至六世祖晚公(又名壽十一公)以後的所有後代子孫所隸屬的一個宗族圖騰,亦即除了我們和陽樓系統外,再也沒有其他林姓是用『必慶堂』作為堂號的!

       在時空經歷了兩百多年及台灣割日、國共對峙的海峽兩岸長期分隔,我們就像斷了線的風箏般的與祖地失去了連結,幸好當初先祖來台後亦不忘與祖地連結保留了「必慶堂」這條線索。
 
        後來進一步研究得知清乾隆期間,和陽樓系統十三世仁字輩至少有22人渡海來台,全部都在中部地區,他們的後裔是否也有設祠堂公廳呢?經過一番查訪目前僅知只有三位渡台祖(仁蕣;仁芳;仁莢)派下設有祠堂公廳,其中無獨有偶的位於豐原區豐田里(舊地名:烏牛欄)的十三世林仁莢/元開公派下的祠堂也是『必慶堂』。
 
       

(本章結束)




下一章我們將為您介紹埤頭山的問禮堂公廳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hiskeylin 的頭像
    whiskeylin

    海哥的部落格

    whiskey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