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西河堂      

       林姓太始祖比干夫人陳氏偕子的避難地長林乃河南省淇縣之南,位淇河之西,因此吾族又稱為「西河」,祠堂稱為「西河堂」,是古今天下無人不知之名詞,亦為吾林姓榮耀之代名詞也。

        埤頭山『西河堂』為『必慶堂』派下十五世「林孔灌」再分支出來的公廳,位於石城街石山巷26號,小地名叫「中庄」,村民習慣稱為東邊公廳,西河堂供奉十三世仁芳公 → 十四世學謨公 → 十五世孔灌公及其派下各世之祖先牌位,孔灌公生有六子另立一子共有七子。

        西河堂在屋外門眉上有『西河堂』的牌扁標示,在公廳內的木作神龕上方亦有一塊『必慶堂』的牌扁,而在祖先牌位上則是寫代表林姓圖騰的『西河堂』。

15550826f90aaf.jpg
孔灌公西河堂:東經E 24.1704 北緯 N 120.4533


    15550827c4f915.jpg  西河堂內廳神龕上也是『必慶堂』,象徵與大陸祖地源頭的連結。


          
          埤頭山西河堂供奉祖先關係譜表

1555197a3a8a17.jpg


特殊的祖先牌位:
 
    西河堂的祖先牌位供奉位置比較特殊,主要是將十五世孔灌公獨立用一個周邊有金色龍頭火焰造型,珠紅色的牌位供奉在神龕正中央的位置牠的後上方祖先牌位則將十三世;十四世;及孔灌公的十六世兒子們供奉在同一塊牌位上,順序也是依中央最大左昭右穆左尊右卑來記載書寫,然後在十五世孔灌公牌位的左右兩側各有一塊牌位,全部是其派下十七世慶字輩共22位。
155508281e7ae2.jpg

 
    西河堂公廳目前供奉牌位只到十七世慶字輩,十八世以後即不再入祀,全部改採福佬人的「一人一家代,公媽隨人裁」方式在自家設立公媽牌位祭祀。



鄉飲僎賓:
     這裡值得探討的是為什麼十五世孔灌公的牌位一反常態這麼特殊,這一定有他的道理!

       牌位上寫著:十五世祖考諡鄉賓敏達孔灌林公;及妣諡助得徐氏大孺人神位。 一般客家人對仙逝的親人都會在墓碑及祠堂牌位加註一個反映當事人一生的作為的諡號』,男性經常看到敦直;敏達;剛義;篤厚等,女性則經常看到助德;慈順;勤穎;慎勤等。另外客家婦女還會以「孺人」尊稱。
                              

                         15550829f1152f.jpg

       十五世孔灌公除了有敏達的諡號之外,前面又再加上「鄉賓」兩個字。林媽徐氏則特別尊稱「大孺人」

       經查「鄉賓」就是『鄉飲賓』的縮寫,中國古代遠自秦漢直至明清,地方政府有一項重要的官方禮儀活動叫做「鄉飲酒禮」,而獲選能參加鄉飲酒禮的人即稱為「鄉飲賓」。

        清代鄉飲酒禮於每年正月十五與十月初一各舉行一次,由各府、州、縣正印官主持。鄉飲賓也再細分為:已經退休的官員被選為鄉飲賓則稱為稱為「鄉飲大賓」,年高有德者被稱作「鄉飲僎賓」,有特殊貢獻者稱作「鄉飲介賓」,其他參加者稱作「鄉飲眾賓」,一般均統稱為「鄉飲賓」,鄉飲賓之人選由當地學官考察,並出具“賓約”,報知縣(或知州、知府)覆核。覆核通過後還要逐級上報,由藩台轉呈巡撫,由撫院諮送吏部,其中以鄉飲大賓最具殊榮必須由皇帝欽命授予。獲選為鄉飲賓的人,朝廷都要賞給頂戴品級,地方政府還要贈送匾額以示祝賀。

1555082898667a.jpg


若由西河堂的公廳懸掛的【年高德邵】匾額來看,猜測孔灌公應該是獲選為「鄉飲僎賓」,這是國家授與的一種榮譽封號,位階在清朝相當於八至九品官,位階雖非頂高,也非應試得來,但因為家族裡有人能獲選為鄉飲僎賓亦是莫大的光榮,因此子孫特地請人幫孔灌公畫了一幅穿著官服的畫像,同時也幫勞苦功高養育他的母親,十四世林媽賴氏孺人也畫了一幅穿著官服的畫像,掛於必慶堂!而孔灌公的夫人林媽徐氏也因孔灌公獲選為鄉飲僎賓而特別以『大孺人』尊稱了!

1555082928740a.jpg

 

 

 

孔灌公因獲選為相當於八至九品官的鄉飲賓,子孫幫他畫了一幅穿著官服的畫像。

 

 


西河堂公廳方位為坐北朝南,建築物原為土角厝,1935年墩仔腳大地震受損後改建,當時仍然採用土角厝的方式,為一磚土構造建築,數十年下來歷經多次大地震仍完好如初,值得一提的是神龕的結構最具特色,整座神龕由手工木作及精美雕刻而成,層次與結構華麗而莊嚴。


輩序表的第26世『朗』字:

    神龕兩側對聯正是我們的輩序詩歌:(左)士仁學孔良慶祚益隆昌 (右)盈明日月朗吉劭乾坤長。其中“朗”字與西邊的問禮堂公廳的輩序表 “郎”字有所差異。前已述及兩字在各版手抄族譜均有出現。何者為正確難以論斷,唯筆者認為若按照輩序詩歌的念法考量押韻順暢及字義連慣性的話似乎是以“朗”字較為貼切及恰當。

15550829046d89.jpg


錦盒的秘密:
 
 
    非常奇特的是西河堂在十五世孔灌公主牌位後方,發現隱藏有一個精巧的有兩扇門可以開啟的盒子,這個盒子除非特別探頭找尋,否則很難發現,經詢問祠堂管理人十九世林益波叔公此盒內裝何物?答稱自其懂事以來即未曾見到有人開啟過,當他接任祠堂管理後也不敢更動或擅自開啟,所以沒有人知道裡面裝的是什麼?猜測可能是孔灌公生平事蹟的記載或獲選為鄉飲賓的證物等等。
154e882a78cb3a.jpg
          至今已經沒有人知道這錦盒裡面的秘密了!


客家印記:圍牆上的天公爐
 
    西河堂前大埕圍牆上的天公爐位也是客家獨有的印記,客家認為廣闊無邊的浩瀚蒼穹即代表玉皇大帝,既然是拜天公,就應該到室外參拜,天公爐要擺在室外,台灣南北也有不同的演化形式,南部六堆地區所有的天公爐都與公廳的祖宗牌位成直線相對,北部與中部則以放在龍邊(左邊)牆面凹槽內最常見。

154e883c5d3180.jpg



客家印記:化胎與龍神
 
       西河堂正後方原本亦有客家講究風水的「化胎」結構為斜坡堆石形式,後因美化環境開闢成花圃而整理成目前直角坡坎的樣貌。 

154e8837ae2228.jpg
               西河堂後方的化胎結構已有變動




       西河堂的神龕下方中軸分金線上,一樣有設凹入牆內的土地龍神香位。
154e883c78beb7.jpg



        西河堂正後方的有一棵超過百年的龍眼樹鎮守在象徵的龍脈上,龍眼樹的主幹粗壯枝葉茂盛更象徵孔灌公派下基業穩固人丁繁衍興盛。

154e882b46861a.jpg


        孔灌公於每年農曆2月7日舉行掃墓儀式,農曆3月16日為孔灌公之忌日,則舉行祭祖儀式,派下各大房子孫均會派代表回來參加儀式。


肆、結論

    我們以埤頭山庄的三座林姓公廳為主體,經過溯本追源的過程,不但知道先祖來台後曾經居住過的地方及遷徙的途徑,甚至經由歷史事件及石碑古文等也瞭解到先祖在來台開墾的過程中經歷篳路藍縷的艱辛,同時我們也追溯到大陸的祖籍地,並且串起祖地的兩座祠堂公廳,真正實現了有源可考的一脈相承!
 
    在考證的過程中更加確認我們原本是客家的根本,而現在是福佬客的事實,借由橫向尋找串起其他渡台祖的公廳,我們也發現到一個有趣的現象!
 
    比如在大多數是客家人區域的東勢地區,校栗埔的仁蕣公派下及祠堂仍保留較傳統的客家文化與語言(雖然客家腔調與祖地不同但仍是客家話)。
 
    而在大多數福佬人區域的豐原地區,烏牛欄的仁莢公派下宗親與祠堂陳設,福佬化的程度最深,除了不會講客家話之外,公廳的祖牌更為簡化但保留有孺人的稱謂,公廳沒有龍神的香位。同樣的位於豐原鐮仔坑口的敦五堂神龕下亦無龍神香位,亦顯示其福佬化的現象。
 
    而夾在豐原與東勢地區中間的埤頭山庄則顯示出客家過渡到福佬的一些現象,比如還有少部分村民會說客家話,但全部都以講福佬話為主,三個公廳也都各自保留或失去不同程度的客家元素,比如棟對;龍神;化胎;天公爐;牌位等,顯示出亦閩亦客的現象!

 

 

 

 

  棟對 龍神 化胎 天公爐 牌位
必慶堂 V V X X
問禮堂 X V V V
西河堂 X V V

V=有  X=無  △=有變化(比如某世之後即不再入祠,改自家設公媽)(有些墓碑已無孺人稱謂)


在現代快速變遷的工商社會下及人們快速搬遷移動下,要保存傳統客家文化實屬不易,同時也避免不了族群的融合過程,很慶幸的從我們埤頭山的公廳設施就像活化石般的顯現了這個融合的過程與現象,總結埤頭山的公廳具有以下特色:

1.全台絕無僅有-同村落在百米內具有三座同系的祠堂公廳。
2.三座公廳各自保留了不同的客家印記。
3.三座公廳也各自失落了不同的客家印記。
4.放眼全中國的林姓,『必慶堂』是祖籍饒平和陽樓系林姓才有的堂號。
5.『必慶堂』是台灣與祖地和陽樓一脈相連的重要線索。
6.問禮堂的建築外型與營前祖祠建築外型相同是巧合還是傳承?
7.西河堂的錦盒到現在已經變成一個沒有人知道的秘密了!
8.埤頭山共出過四位鄉飲賓,問禮堂三位,西河堂一位(鄉飲僎賓)。
9.我們成功的找到與埤頭山公廳連結的大陸直系公廳源頭。
10.我們也找到了在台灣的旁系公廳和有嘗會關係的林氏祠堂。


千一公派下21世裔孫 林滄海 謹撰   2014甲子年菊月






本文結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hiskeylin 的頭像
    whiskeylin

    海哥的部落格

    whiskey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