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寬公重修千一公派
饒平扶陽寨和陽樓必慶堂林氏族譜序:

前言:筆者於拜訪東勢校栗埔仁蕣公派宗親時,獲得一本手抄族譜影本,此本族譜再與仁芳公派宗親所持之手抄族譜對照,發覺均是抄自同一源頭,其內序有一篇文章,我認為必需公諸宗親周知,永久留傳下去,特節錄如下:

==============================================
萬彙繁興恒得本而滋其盛

 千流汪派總歸源而會其宗 物有所資人豈無本
 
      
我林氏之先祖
   本商王之苗裔

比干公之孫支,因公鞠躬盡瘁,直言極諫不聽,乃陳先世之艱難,伏以象魏之門,三日不去,怒甚!剖腹刳心而死。
祖母陳氏與子堅公逃于長林山,得石穴居焉,既立家室,遂以林為姓,此亦皇天后土默佑忠良,不忍泯其宗支,故得發跡于長林山也,弟其昉自周朝以來,到而今有幾千餘年矣,其間或住在南,或居于此,或住在東,或投于西,均屬都邑華夏之中,然房分開派各居一方,聚首難期,況且世遠年湮老咸凋謝,譜籍未免殘缺失次,是以後世來子孫雖有念祖之孝心,志存修整補其殘缺,序其失次,奈歷年久欲來其全艷,體詳明而盡脈絡珠聯而一貫者,參互而考證之又不得,所以不極執己之憶見,強解其序次,以昭于來世。

嗚呼!
覽國史而知國史不修,世系之終始難明,閱家禮始知家譜不修,后裔之昭穆難分,由此而觀族譜不修,非但無以明其既往,又且紊其將來,雖然古人不明云乎!悟既往之不諫,知來者尤可追,又曰東隅已逝,桑榆非晚,蓋曰凡事失之于前者,猶可復于後也,豈可其尚論譜系不足,遂認然置之而不顧者哉,爰採殘篇考閱,訪諸父老話言,僉曰其詳,不可得聞也。
   
惟我
千一公肇基營前,至均智公傳述繼世,以及高曾正祖皆有譜系,彰明可考,迨大明祖嘉靖三十八年三月內莊璉作叛,干戈四起,四十一年四月中官兵剿捕,人不樂生,譜將失而無傳,時惟曾祖由八公計深長而慮悠久,恐后來子孫無徵,昭穆難明於衷亂之中,僅錄其半存為故實,噫嘻我家譜系自此又不全矣,由八公以來迄于今又更數代,枝分派別久無整修,中間不免無漏落之差,靜言思之,中心是悼,

茲于乾隆君大清國甲申二十九年,慨祖祠之朽壞,憫先人于陋處,糾眾計議興工重建,經之營之,祖祠成之,土力告竣,凡自宗公衍派昭穆咸集,憮然曰予后裔不敏,譜紀不修,惡得無罪,乃覆啟諸櫝中,細查搜撿得由八公士逑(字聚候)公所修譜紀本,考其上世,察其近代,狐疑無爭者闕之,明實有據者填之,不可云為我家全壁族譜,庶幾異目視之,瞭如指掌,后之增修者便于考究耳,僅陳是序次如右左:

按比干公事實尚多難以悉錄,略舉大概說之,商王傳代三十世,國敗於紂王,當時紂王寵妲己,掩蔽聰明杜絕言路,諫而死者不可勝數,比干公位居大臣,以直言苦諫,紂王曰:吾聞聖人心有七竅,信有諸乎?遂殺刳視之其心竅云。箕子囚為奴披髮猙狂,徵子抱祭器歸周全宗祀,孔子以三仁稱焉。

一論註書立說批評經史諸項,必博學鴻儒兼有德位在身,方可援筆定例,若訂記族譜實為人子孫分內之事,不論孤陋寡聞皆有修理,不得以其無德無位責論其愚,而好自用賤而自專,如要執定此說,反成刻舟求劍。

一論故之,君子將營宮室先立祖宗祠堂,以安先祖之靈,若無祠堂必立一中廳以祀,因以立祭田置祭器酌定物件多寡之數,遞年承按以便祭祀,今予族蒸嘗被洪水沖壞,所存云微,仕宦又人不興祭禮全備者不敢言矣,第人各有祖,孝思之德人皆有之,即聖賢制禮不拘其族之大小,皆得隨分而行之,而今而后或遇四時八節,或是好事忌辰,不論牲禮厚薄,俱可薦獻,蓋古人有云,人有明信澗溪沼止之毛蘋蘩蘊藻之菜,筐莒鑄釜之器,橫汙行潦之水,可薦於鬼神,可羞于王公,毋曰家非宦門不必有此舉也,載之以勵後人。

以下一段推明祠堂重要之義,非自今始,後人當知其本夫,夫祠堂何為而到重哉?蓋祠堂宇者,祖宗神靈所依,孝子慈孫末由覯先人之厥刑,登祠堂如聞其聲,乃尊祖重本以主祭祀,明譜系收族眾,族法若廢而族人流移四方不知來處,親尚未盡竟不相識矣!此所以致重也。

依據舊譜云:康熙庚申十九年重建祖祠,被陳正裘先生淺見打無分金,後來式微已甚,至雍正戊申六年要改作,銀兩苦無所出,不得己將三屋蒸嘗田發賣,均公分價銀參拾伍兩伍錢來改建,請高明先生曾文標老先生作易,其分金坐向至今用坐酉向卯(坐西向東)兼庚甲三分金,今用丁酉丁卯分金,而嶺下岩下與下田洋衣食頗足,將田價銀自得肥己,不肯重建祖祠。于是林崇七十五公(妣念十羅氏)之子孫自己重建,自此只序崇公之苗裔,別房無與焉。
   
依據舊譜云:太始祖千一公肇基營前,本是昌盛。不數傳卻被    用計,使地理師前來傷壞龍身,林成五十九公之子五人遂分散離居,我祖崇公鎮居老屋又開三房,迨至有祿公又移居揭陽產湖崗坪上等處托跡,有年公仍鎮守祖屋而不忍遷焉。

以下推原所以遷居之故,與和陽樓之田,且夫遷居固非美事也,亦非容易事也,彼非愚夫愚婦皆知其不可也,而謂我祖環池公爰及祖母不知此事,故好為捨此而圖他哉,實出于不得己也,曷言之,蓋其龍身損傷,地運不靈,財丁漸至于虛散,倘栖栖確守其故跡,不擇處安居,詒燕翼遷喬得所肇鴻基,將何日得以亢其宗枋,輾轉顧慮孰思審處,擇其故鄉地形鞏固者而卜居焉。此扶陽所由來也。

迨至此地載生載育中萃中暢二祖降生(九世祖),及至文範帝誌公(11世)茹古念今,咀英嚼華字法端楷筆傳鍾王,遂以進泮升級廩生,食餼海陽際斯時也家有餘積,肄業藏脩者有人應對,禦侮者有人一堂,濟美非特上祖增榮而且裔叼光,孰知盈虛有數,未幾而門庭冷落,改作數次總未由恢其先緒,淒涼令人心惻,捱延乾隆二年歲次丁巳計議建造土樓,雖曰后人善于作為,實深荷上祖遠慮之鴻思也。必慶堂坐巽向乾(坐東南向西北)兼巳三分用庚辰庚戌分金。
   
    依據舊譜云:文範帝誌公廩生敘有字輩,世世子孫俱當遵依夫。夫帝誌公當日提命後學,其聲名至今尚在,想像當年譜系未必無修,蓋因其辭世而後日失其序,僅存十中於一二。而后之修理者未之言及耳,不然何以字輩聯文獨存也,抑或聯文刻於廳堂,人所孰視而存記,字輩字少人易記,以言宣之而后筆之於書,以傳后裔歟!此中抑鬱不伸,我心有戚戚焉!書之以其覽觀推度:
 
十字輩序詩歌:
 
  士仁學孔良    慶祚益隆昌
 
後人增十字推敲:
  
   盈明日月郎    吉劭乾坤長
   
二對對聯文句:
    
   登大山俯觀長林林林雙桂
   渡長江仰觀西河河河九龍
   長林叢中呈萬象
   西河湧裡浪千層
 
一、此回修族譜與前明時大同小異之分,蓋前時已先登仙者即記之,今合數代總修之,中間推明房分以安排之,非有私意故,如此也實乃順其序次,是何傷哉!如有失落名字未記者,反復詳查明白,隨即補出于后,併註明于傍邊,其餘生死年月日日時俱對過神主后內銜,卜葬于何處併坐向逐一註明,日後有事要看者,將此譜查閱就明白不必亂開神主內銜,亦見其快捷順便。
 
二、內地臺地未辭世者,名字經提於此,各各放有空銜,日後可記,不必題過別人之位,如過字多恐題不落者,可分細字行密寫之,有格行以便行用。
 
三、總錄祖考妣神位名字,自必慶堂六世始,以及后代,附于譜尾中,便于觀看題明在上不為重復。
 
四、大清嘉慶己卯恩科饒平縣內大宗祠派下,石八進士爺名崢嶸排有八句四十字輩序詩歌
 
 
宏業詩書茂 芳聲孝友敦 (此十代贈上祖的)
 繼詔承組訓 禧瑞錫廷恩
 華國文章盛 傳家禮典尊
 飛鵬聯翥鳳 騰振啟春元

(十三世從繼字排起以下順排而行)
 
=================================================

 備註: 
 1.嘉靖三十八年三月內莊璉作叛....:
 這是在說嘉靖38~41年的饒平北部張璉叛亂事件, 張璉生於饒平縣上饒烏石村下倉,出身貧寒,為人行俠好義, 1558年粵北貪官當道,勾結倭寇,魚肉鄉民,因而投靠大埔鄭八,組織"白扇會"揭竿起義.鄭八死後,他被推為首領。轉戰福建、江西、浙江. 1560年自稱皇帝,號「飛龍人主」國號「飛龍」.張璉在粵北山中建宮殿大寨,周圍環列小寨數百,義軍達十萬餘人.1562年,朝廷派俞大猷率軍襲破山寨,張璉被俘而亡.另有一說張璉逃亡出海移居南洋,奪據三佛齊(蘇門答臘),自為國王。 
 2.由八公士逑
 
此文所說的由八公,到底是指那位先祖尚待查明,而士逑聚候公是十二世祖.
 3.
蒸嘗
 
 "
蒸嘗”是古代清朝流傳於各地的一種風俗制度,即祖先將遺留給子孫後代的某一部分財產,例如田租房租等專門拿出來作為購買祭祖用品之用,每年祭祖時,家庭成員可以聚會參加宴會或分配處分的公家財產。  
 4.分金
 勘輿用語,簡單的說指房屋的中軸線。漢民族決定厝屋方向、配置格局、尺寸計畫及建築型態的基本參考線,堪輿上稱為"定分金線",經云:「分金差一線,富貴不相見」
 5.廩生
  廩生又稱廩膳生,是秀才的最高等級,可自公家領取廩米津貼,謂之廩保,其定額甚嚴,每年都要考列三等,通過考試才能保有食廩資格,故為諸生之首,在地方上有一定的地位,童子應試,必須由該縣的廩生保送,乃得入場。
 6.海陽
 
前清時期的海陽縣就是現在的潮安縣,是廣東省潮州市下轄的一個縣
 
7.
大清嘉慶己卯恩科饒平縣內大宗祠派下.................
A.此四十字輩序歌千一公派下並未使用,
因為扶陽寨(和陽樓)早在十一世的肩紅公(文範帝誌公1632~1690)的明末清初時期即已經作”士仁學孔良,慶祚益隆昌”之輩序詩歌使用.
 
B.目前台灣使用"宏業詩書茂 芳聲孝友敦........"輩序者已知是在竹北的六家林屋聚落.
 
C.饒平縣內大宗祠是指現今饒平縣饒洋鎮的石頭林村,這裡是開饒始祖根德公之創基地,
石八進士爺名崢嶸即林一銘,原名林崢嶸,字謙山,號少岩、玉峰,饒平縣元歌都人,因曾兩次登第而被稱為“雙料”進士。
林一銘兩次登科有一段曲折的故事,今為人津津樂道。
林崢嶸崇尚習武,是潮汕少有的武狀元,清嘉慶3年(西元1798年)戊午科進士,授湖北東湖知縣,兼理宜昌府通判。林崢嶸有客家傳統的耿直個性,因為為官嚴正,因此得罪了當地豪族。為了趕走林崢嶸,豪強以其選用婢女而造謠中傷他納妾,並以其妻曾到東湖縣哭鬧為由,以此買通了上司,彈劾他行為不端,不能治家哪能治國。為此,林崢嶸被誣陷而革職。

林崢嶸被革職後,並未因此而沉淪,他銘記教訓,改名叫做林一銘,決心東山再起。改名後的林一銘,勤奮好學,他從秀才,舉人,一路向上,清嘉慶24年(西元1819年)終於再次考取進士。雙料進士的林一銘,受到賞識,並出任直隸州知府。他重視教化,勤於著述,在直隸州知府任上,為振興文教事業,曾捐己俸作為書院經費。在寧陝廳同知時,林一銘主持修纂《寧陝廳志》。清道光9年(西元1829年)林一銘,焦世官、胡官清完成《寧陝廳志》4卷刻本,北京圖書館等藏。他著有《硯田軒詩抄》,分為雜詠詩、論文詩、詠史詞三類,造詣頗高。另外林一銘當年書名極盛,有“廣東第一、全國第七”及“一銘體”之稱。墨蹟至今僅存行書一軸,本文四行,署款一行。書法風格,五分顏真卿,三分米南宮,二分隨意出。筆劃圓潤,看似媚弱,實則剛勁內蘊,有棉裡裹鋼之妙。雙料進士果然不凡,留下了許多有益文物遺產。

今新竹竹北林屋主要來自饒洋石頭林,饒平林家的老屋、東山、騰腳嶺三派,十世起始起用相同字輩“子大方紹之,孫延慶繩其。雲礽祺保合,秀朗壯洪規。先敘天倫樂,叢華宣禧昌。徽胤連俊鬱,永衍芳名揚。宏業詩書成,芳聲孝友敦。繼紹承祖訓,喜瑞錫廷恩。華國文章盛,傳家禮典尊。飛鵬聯翥鳳,遙振啟春光



2014/03/07補註:

使用輩序表:士仁學孔良,慶祚益隆昌,盈明日月郎(朗),吉劭乾坤長. 的派系目前已知有:

1.千一公系下扶陽寨和陽樓系統(五世五房崇公-六世三房晚公派下)-分佈於豐原,東勢,卓蘭為數非常眾多的族群.

2.千一公系下 五世祖二房信昌公派下:除了和陽樓系統使用外,目前已知尚有居住於苗栗大湖銅鑼及彰化二林和豐原翁社里等屬於五世祖二房信昌公派下亦使用此輩序.

3.非千一公系:在豐原地區有一支屬千六公系,其渡台祖世傳公(11世)祖籍:大埔縣清遠都陳坑鄉大片頭,從族譜上發現傳至15世時全部使用"孔"字輩,然後16,17世跳過良慶字輩,至18世時,有數支亦開始採"祚"字輩並延續至19世(益字輩),20世(隆字輩)至於是否有21世(昌字輩)因民國79年版族譜世傳公派下只記錄到20世止,故尚不得而知!
按理來說,千六公系統應該不是用士仁學孔良......這個輩序表的,這確實是一個有趣的現象,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則有待研究.




相關文章:
東饒平林氏族譜暨千一公系之系列文章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hiskeylin 的頭像
    whiskeylin

    海哥的部落格

    whiskey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