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遷徙途徑(至千一公派13世和陽樓諸公渡台祖):


1.遠祖發源地-河南-->河北


商周時期(距今3000多年前)
 
林氏出自姓,殷比干之後,三千多年前殷商京城「朝歌」(即現今河南省淇縣之北安陽縣一帶)比干太乙之子,帝乙之庶弟,之叔父。見無道,直諫而死。
夫人陳氏有遺腹子三月,懼之禍,與婢四人避難於長林石室之中,生子名(西元前1123年)。周武王克紂後次年(西元前1121年),表比干墓,徵其后嗣,時三歲,陳夫人抱見武王,以其居長林而生,賜以為姓,改名曰,字長恩,且能避紂之難,其智足以任政,封清河公,食邑博陵(今河北省的蠡縣,安平縣),林氏本源之始也。
比干夫人陳氏避難地長林乃淇縣之南,位淇河之西,因此吾族又稱為「西河」,祠堂亦稱「西河堂」,是古今天下無人不知之名詞,亦為吾林姓榮耀之代名詞也。

河南省衛輝市的比干廟


2.河北-->山東

據《閩林開族千年譜》載:姓始祖林堅(一世)下傳六代(七世玄公),從河北遷徙至山東莒縣,後來又遷徙山東曲阜,此後約有一千多年期間我族人后裔都還圍繞著齊魯之地(山東)播遷繁衍,直至西晉 (約西元300年)。
 
 
3.南遷: 山東濟南-->江蘇徐州-->渡長江南遷
 
西晉王朝期間(西元266~316)
三國鼎立後期司馬炎篡魏,吞并吳、蜀而有天下是為西晉,西晉短暫的統一期間,民不潦生。不久又暴發“八王之亂”(西元291~306年),八王之亂共持續16年。
這場動亂從宮廷內權力鬥爭開始,而後引發戰爭,禍及社會,造成嚴重的破壞,懷帝永嘉年間,又發生五胡亂華(西元307~317年)北方少數民族武裝掘起,不時擾亂邊境,成為西晉迅速滅亡的重要因素。五胡亂華(永嘉之亂)
之後的中國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在此情況下,迫使西晉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不斷南移大量漢人離開鄉土往南遷徙,這就是中原漢人不斷渡江南下的根本原因。

西晉時期,林姓已傳到第62公,字元副,西晉懷帝永嘉元年(西元307)授中郎主薄,后授太子太傅,跟隨西晉政權的南移,從山東濟南,遷徙至下邳梓桐鄉(今江蘇省徐州州市林禮只有一子林穎。西晉建興三年(西元315年),林穎為徐州別駕,后遷任黃門侍郎。建興四年愍帝司馬鄴投降劉曜後結束了52年的西晉王朝,西元317年東晉始,林穎隨東晉元帝渡過長江南下寓居江左(即江南)
 
4.再次南遷: 江蘇-->福建      東晉期間(西元325)

從江蘇南京市、遷福建:福州市、遷莆田再遷寧化縣
 
林穎有兩個兒子,長子林懋,授官為散騎常侍、殿中侍御史,后為下邳太守;他有六個兒子,當時都十分顯貴,號稱林氏六龍。
次子林祿,字世蔭,生於西晉武帝太康十年(西元289年) ,西晉永嘉元年(西元307年)隨瑯琊王移鎮建鄴(今南京市),任給事中、黃門侍郎。永嘉五年,荊、湘兩州(今湖北、湖南)發生了一起比較大的農民起義。十多萬戶巴、蜀流民為了反對豪強的欺壓和荊、湘兩州刺史的屠殺,舉行起義。他門推杜韜為領袖,轉戰大江以南,屢屢擊敗晉軍。西晉王朝驚恐萬分,命重臣陶侃、王敦調重兵鎮壓。林祿跟隨王敦討伐杜韜有功,升任為招遠將軍、散騎常侍。晉懷、愍兩帝相繼被俘后,林祿因跟隨王敦擁戴司馬睿在建康建立東晉王朝有功,出任合浦太守。

東晉泰寧三年
(西元325),晉明帝命林祿出任晉安郡太守(福建省福州市)林祿舉家遷居晉安因此林祿成為林氏入閩的開宗始祖

 
東晉咸和二年(西元327年〕,蘇峻、祖約起兵叛亂。鎮守尋陽的江州刺史溫嶠與庚亮共推鎮守江陵 (今屬湖北)的荊州刺史征西大將軍陶侃為盟主,移檄四方,共討蘇峻。晉安郡隸屬江州。林祿自然也起兵參與鎮壓叛亂。林祿歷經東晉元、明、成、康、穆五帝,對晉王朝可謂功勳卓著。晉永和十二年(西元356年),林祿逝世於郡所,享年69歲。

晉王朝追封林祿為晉安郡王(將軍墓在縣北十三都龍頭岭,有石三簇,嵯峨秀異,前有石冠、石笏,后有石羊、石馬,諸峰盤旋,形勢特異,鄉人奉之甚謹,時至今日墓園仍為後人崇拜。,墓葬于溫陵九龍崗(今惠安縣塗岭)。

 
現在的入閩始祖-祿公墓園

 
晉安郡王祿公墓
 
據《惠安縣志》載:林祿有二子:長子林景(字明徹),東晉成帝咸和五年(西元330年)為通直郎。后從征南將軍朱寶平南有功,加授鎮威將軍、散騎常侍,封桂陽郡(今湖南省郴州)南平侯。次子林暹,為威武將軍,林景與林暹兄弟俱侯官都西里(福建福州)
。。。。。。。。。。。。。。。。。
另外我們經常看到
林氏祠堂或民居常用聯語為「九龍世澤,雙桂家聲」的源由: 
九龍: 林堅後裔到了戰國時期,趙國宰相林皋(三十四世)居住九門(今河北槁城縣西北)生九子(文、成、宣、化、德、修、明、勉、韶)時稱九龍之戶,十德之門。
雙桂: 林祿的兒子林景公和孫子林緩公,因均有戰功,相繼被封為桂陽郡南平侯,即出自於此。
 
備註:根據我們的族譜譜表,我們並非林皋的直系後代,而是林皋的哥哥林芳的直系後代,連開閩始祖六十四世林祿及其後的唐朝九牧也都是林芳的直系後代!
。。。。。。。。。。。。。。。。。。。。。
自林祿入閩傳至第9元次(林景一支),梁簡文帝大寶元年(西元550)任建安縣令。他有三個兒子:長子林既為梨岭長城始祖。其次子林茂,字汝盛,隋文帝開皇三年(西元583年)右丞,晉安遷居興化府莆田北螺村(今福建莆田),為莆田林氏開基始祖(我派源此)。 三子林詵的二個兒子遷居龍溪縣,為龍溪始祖。
 
林茂之後世子孫以莆田為中心再繁衍至惠安、韶安、長樂、連江、寧化、龍溪、海澄、平和、漳埔等地,其中最為人稱道者為自祿公起算至十六世公,年十五即手抄六經百家子史千餘卷唐天寶十一年(西元752年),年二十歲,明經擢第,為將樂令,遷漳州刺史、禮州司馬、康州刺史,貶臨汀郡曹椽,改臨江令,(臨江)地多山鬼,作無鬼論,竟不妖。奏授臨汀別駕知州事,風流人化,治聲聞闕下。御史李棲筠奏授太子詹事、蘇州別駕,賜紫金魚袋,上柱國解綬四十年。披公志尚清潔,寵辱不驚,廣帥薛景奏授瓊州都督、不受。故相國常袞曰:林君出處,猶龍所居,有青龍白雀之異。目前在台灣各地有林府千歲廟者,某些即為祀奉我祖林披公也。
例如
:台中市龍井區南寮村福建宮;新竹竹北保星慈明宮等。

台灣台中市龍井區南寮村福建宮--供奉林府千歲,
即我們的先祖林披公是也

攝於2012/03/17

龍井南寮村福建宮



 
另一為人稱道者為生有九子(我派即源於林披之長房葦公)、藻、著、瞱、薦、蘊、蒙、邁、既,個個皆為朝廷刺史,人稱蒲田九牧,是為九牧衍派之始
祿公後傳至第三十一世顯榮公,字清香,宋理宗元年中解元登進士,(西元1225年)居汀州府寧化縣石壁村林家城(今福建寧化縣石壁鎮),自祿公於西元325年遷福建至西元約1250年此期間約歷900多年子孫均在福建繁衍。
 
5. 入粵: 福建-->廣東  南宋期間(西元12531258)

福建寧化縣,遷廣東大埔再饒平饒洋鎮(水口社)遷饒平上饒鎮(牛皮社)
 
祿公後三十二世評事為顯榮公長子,於宋理宗寶祐年間(西元1253—1258)任廣東東莞教諭,遷江西石城縣令,後升廣東梅州州同(知府級),奉直大夫等職。因元兵之亂,棄官隱居廣東海陽縣大麻里(今蕉嶺,大埔一帶)林坑村,

評事公生六子:巽、齡二子由祖婆攜往揭陽落居,裔孫散居潮州、揭陽等處;禎、祥、瑞三公裔孫遷大埔各地。評事公三子瑞公遷湖寮密坑村。瑞公之子秀華號八八郎生於宋開慶己未年(西元1259)宋末元初由湖寮密坑村遷居湖寮下瀝村,再傳入新村(均在現今梅州市大埔縣湖寮鎮一帶)。
 
至三十八世根德公於明朝時授中憲大夫,遷饒平縣元歌都水口社石頭鄉安石樓(即今饒洋鎮石頭村,屬饒北客語區,路口設有一石碑上書『石頭林』),另立一世。謂為開饒始祖
自根德公遷饒平起算傳至四世百一郎生六子:長子千一公:分居饒平縣元歌都牛皮社營前(現今為饒平縣上饒鎮坑前區營前村),千二公:分居福州(待考),千三公:分居龍溪,千四公:分居海洋,千五公,分居嘉應州,千六公:居安石樓老屋。

我輩為千一公之後,遷元歌都牛皮社營前之後另立一世

千一公起,傳至八世春苾(環池)公,再從營前搬遷到約相距2~3公里的扶陽寨,約傳到十二世的清乾隆二年(1737年)在扶陽寨建造原土樓命名為和陽樓,和陽樓為三層圓型封閉土樓,內分十八間,正門對過去的一樓廳堂為"必慶堂"祖祠,供奉六世祖公字又名壽十一公以下各祖,因此六世祖晚公乃和陽樓之始祖。和陽樓位於饒平縣牛皮社弦歌都(清朝改稱元歌都)扶陽寨,(現今為饒平縣上饒鎮霸上區和陽村,土樓約在1965年文革期間拆毀,但尚留和陽樓石碑)
 
 
 
和陽樓衛星照
 
 
  
饒平縣清代古地圖:當時的縣城即為現今三饒鎮
 

新豐以北包含饒洋鎮,上饒鎮等之饒北地區講饒平客語,新豐以南包含三饒鎮,湯溪鎮及縣城黃崗等地講潮汕話(屬閩南語系但台灣人還是聽不懂潮汕話)
 
 

千一公遷居之上饒坑前區營前村,有林屋山,原本建有林氏祖祠(已毀),和陽樓後代稱此地為『營前老屋』, 目前營前村為黃姓氏族居住,已無林姓居住在此.
(2011/11攝)
 
和陽樓始祖六世祖晚公(壽十一公)之墓(攝於2009年)


壽十一公卒於明朝西元1551年享壽80歲,照片上的墓碑是清乾隆甲申年(1764年)重修的,在17XX年正是第13世仁字輩大量渡台的時代,當時每年均有台灣宗親回鄉祭祀,留在大陸老家同村故人還稱“十一林公”祖墳為“臺灣墳”。
 
在上饒主幹道上往和陽村的路口
 
 
 
和陽樓遺留的樓門石碑
 
 
和陽樓遺址現為菜園但仍留有樓前半月形水塘


我製作的想像模擬圖
 

土樓內部,大概就是這樣


和陽樓座東向西,正向西岩山,拍攝位置即為正門,門前為水池,對面即為西岩山
左前方即為1965年後建成的半圓型和陽村土樓
 
6. 東渡: 廣東-->台灣
綜觀饒平地區多山陵,耕地較為貧瘠生活艱困,自八世祖春苾(環池)公自營前遷扶陽寨再到乾隆二年(約十二世)建造和陽樓,三層的和陽樓內分18間,因代代相傳至十二~十三世時人丁旺盛,勢必造成居住處所的壓力,所以在十三世仁字輩共計約50人,其中的堂兄弟間至少有22人以上於乾隆年間東渡台灣開創新生活。
 
(輩序:士仁學孔良,慶祚益隆昌。盈明日月朗[郎],吉劭乾坤長)
 
=================================================
以下敘述為十三世仁芳公渡台祖事略:

我派渡台祖仁芳公為士連公之第五子,自千一公起算第十三世仁芳公於清乾隆年間(證據顯示約西元1744年前 )渡台灣台中清水區 ,公元1744年乾隆九年十月
林仁芳22,以林元璸之名向感恩社(牛罵社)拍瀑拉平埔族租佃現清水橋頭里土地共三甲一分地開墾,歷時三十幾年,約至1780年左右與二子學謨遷台中東勢埤頭山,在眾多仁字輩渡台祖中稱東勢埤頭山仁芳公派

千一公世系的和陽樓派下十三世仁字輩堂兄弟共有約50人,其中至少有22人渡海來台開墾,全部都在中部地區的豐原,后里,卓蘭,東勢等地。


我輩的渡台祖十三世林仁芳字元璸,生於雍正癸卯年五月四日丑時,卒於乾隆戊申年六月二十八日子時享壽六十六歲(西元1723~1788),其墓經後世子孫於民國70年農曆11月(西元1981年)重修,並與其夫人梁氏孺人(原葬在牛罵頭橋頭田洋)及其次子學謨公與夫人賴氏共四人合葬在現台中市東勢區埤頭里石崗水霸壩體右岸附近。
 
 
渡台祖仁芳公及夫人附次子學謨及夫人合葬墓
 
 
由墓碑文可知是合葬墓,民國辛酉年即1981年重修
 
 
埤頭山之十三世渡台祖仁芳公派祠堂(必慶堂)設於二樓,祖籍地饒平和陽樓進樓門後,正中面對的祠堂也是(必慶堂),足證與和陽樓一脈相傳。
 

必慶堂恭奉十三世仁芳公及次子十四世學謨公以降十五世派下
 
 
源於十二世開始的輩序表也一併傳到台灣:
士仁學孔良,慶祚益隆昌。盈明日月郎(朗),吉劭乾坤長

 
原本祖先立意後輩子孫取名時其姓名第二個字應該依照輩序表來命名,以便在眾多后裔之間彼此迅速辨識宗親與輩份,但隨時代快速進展工商發達,或觀念新穎或不知此傳統,輩序規則傳至隆字輩起即漸失此傳統矣!
 
 
十五世孔湧派公廳(問禮堂)亦位於埤頭山
 
 
十五世孔湧派公廳內部
 
 
 
 
十五世孔灌派公廳亦同樣位於埤頭山(屋外堂號:西河堂)
 
 

十五世孔灌派公廳內部(內部亦為必慶堂)
請注意看在十五世孔灌公祠堂神龕兩側的輩序歌對聯:

士仁學孔良慶祚益隆昌,盈明日月吉劭乾坤長


到底是(郎)還是(朗),因為兩祠堂都有,各版族譜亦各有這兩字,
所以尚待細查考證,不過按照辭意與押韻個人認為應該是(朗)較為合理

 
 
日據時期戶口名簿,記載種族,是否吸食鴉片及預防接種等資料,本戶籍騰本於2004年取自東勢戶政事務所
 
我的祖父添進公(十九世益字輩)日治時期留學日本習醫,學成後被日本政府派往位於大陸東北的"滿洲國"醫院服務,台灣光復後曾在省立台中醫院服務(現為衛福部立台中醫院)



台灣移民從明朝開始至清朝大量移民從福建及廣東湧入,平原地帶多為早來的漳州及泉州人所佔,客家人較晚移民來台因此只能往多起伏的淺山丘陵地發展,我渡台祖仁芳公來台後,1744年先落腳在牛罵社橋頭莊向拍瀑拉平埔族佃租荒地開墾,歷時將近四十年,至1780年左右與二子學謨遷東勢埤頭山!

當時埤頭山為岸裡舊社(薯舊社)交由翁子社番額管的埔地,可能也是先向翁子社平埔族佃租,日後再慢慢購得土地所有權,觀之埤頭山位於大甲溪右岸不但交通不便,且僅溪邊有少部份較平坦耕地,加上居住聚落已無發展空間,所幸尚有山坡地勉強擴充農作,想像當時必定敝路藍縷生活艱困。
 


古時搭竹橋出入往來豐原與台中,台灣多颱風每遇大水大甲溪水暴漲必定沖毀竹橋



筆者小時候在埤頭山竹橋上留下的珍貴畫面(約1965年左右)






遇大水沖毀竹橋,往來兩岸就靠這種溜籠
 

埤頭山的姑娘出嫁



1969年改為可通小車的吊橋



最後修建這座埤豐水泥大橋
過橋後即為埤頭山(現稱東勢區埤頭里)


 
埤頭山聚落過去絕多數是林姓宗親,目前也漸有外姓遷入
 

自十三世仁芳公渡台灣台中東勢埤頭山後,子孫繁衍八代後至二十世隆字輩,此時人丁眾多埤頭山也面臨居所壓力,剛好二次戰後台灣在60~80年代由農業轉入工業發展,經濟飛躍起飛族人把握機會轉移戰場,有一大部份從事塑膠工業並移居豐原台中乃至高雄台北等大都市發展,自十三世仁芳公渡台灣東勢迄今歷經2個半世紀的發展可謂開花散葉到台灣各地並在各地繼續延續我族光輝。

===========================================================

其他渡台祖補充說明:

千一公派下扶陽寨和陽樓系統至十三世仁字輩時至少有22人渡海來台,除了上述仁芳公的考證外,根據日據時期仁莢公及仁萼公派下在1937年聯合出版的印刷版族譜序文(:兩派族譜內容一樣,唯獨兩派各自的序文各自表述)
 
1.仁萼與其兄仁華於乾隆年間一起渡台由大安港上岸先在火燄山西畔開墾……
仁萼後遷葫蘆墩(豐原)社口置業開墾繁衍至今。現今豐原仁萼派下宗親人數眾多,但尚不知是否有設祠堂。
 
2.仁莢則於乾隆44年與其弟(仁芹仁荔)相繼渡台,由大安港上岸先在火燄山西畔開墾,仁莢於乾隆48(1783)去世,後來其夫人張氏攜子再遷大肚山麓六張犛置業,多年莫展,再遷葫蘆墩(豐原)烏牛欄庄田心仔,仁莢派之祠堂亦為與和陽樓一脈相承的〝必慶堂〞。
隨著豐原都市建設擴大,原仁莢派〝必慶堂〞大夥房已經重劃拆除改建成現代四層鋼筋水泥建築命名為榮春大樓(榮春堂),〝必慶堂〞位於榮春大樓頂樓。

註:
依照1937年昭和12年日據時期出版的林氏族譜(仁莢/仁萼派族譜)所載林慶通所寫之序文及族譜內所載之生卒年月資料推敲,仁莢公當初在乾隆44年(公元1779年)渡台時已經40歲應該攜帶其夫人張氏23歲及其長子學(言和)6歲;次子學誰4歲全家四人一同渡台

唯仁莢公在渡台5年後於乾隆48年(公元1783年)就在火燄山西畔仙逝了後來其夫人張氏攜子再遷大肚山麓六張犛置業多年莫展,再遷葫蘆墩(豐原)烏牛欄庄田心仔發展繁衍至今

而小仁莢公兩歲的弟弟仁茶在乾隆26年二十歲就已經在大陸去逝了
因此仁茶公並未渡台但在敦五堂仁莢派下祖先牌位也將其弟仁茶仁荔列入推敲是因為仁莢公將次子學誰過繼給仁茶當嗣而一同渡台的仁荔一直未成家,所以其祖先牌位同時列名13世仁莢仁茶仁荔兄弟三人,其後14世至16世全部是仁莢派下





榮春大樓
(
榮春堂)


  
 





仁莢派的祠堂"必慶堂"




==============================================================================


自堅公始姓林起算第125世孫
自入閩祖祿公起算第62世孫
自開饒祖根德公起算第25世孫
自千一公起算第21世孫
自渡台祖仁芳公起算第9世孫(昌字輩)
 
林滄海 謹考撰 於台中2012/04/17
 





延伸閱讀:

廣東饒平林氏族譜暨千一公系之系列文章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hiskeylin 的頭像
    whiskeylin

    海哥的部落格

    whiskey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